全球贸易·安心抵达——进出口食品合规指南
2025-08-29
进出口食品贸易蓬勃发展,但安全合规是企业的生命线!本期带你系统解析中国进出口食品政策法规与监管要求,助力企业高效通关、稳健经营。
一、法律法规框架
自2018年以来,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经历了深刻的变革,形成了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为核心,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》(海关总署令第248号)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》(海关总署令第249号)为两大支柱的全新监管框架。该体系的核心特征是强化源头管理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、实施基于风险的全链条监管工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作为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,明确规定向中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、以及进口食品的进口商,都必须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(现为海关总署)进行备案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》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,明确了海关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五大基本原则:"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风险管理、全程控制、国际共治"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》要求所有向中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生产、加工、贮存企业都必须获得海关总署的注册。
二、检验检疫程序
01食品进口检验程序
1.前置准入:
境外生产企业需获中国海关总署(GACC)注册(涉及肉类、水产品等18类食品),且需符合所在国官方监管要求。
2.口岸查验:
每批进口食品须经单证审核、现场查验及抽样检测,合格后签发《入境检验检疫证明》。
3.创新便利措施:
部分品类(如坚果、酒类)注册时无需填写HS编码,简化流程;系统新增“承诺制”,强化企业主体责任。
02食品出口检验程序
1.属地查检:
出口企业需向海关备案,接受现场或远程查验。
2.改革试点:
远程视频查检:出口东盟的鲜切花、蔬菜等可通过视频完成查验,时长压缩至半天内;
批次检验:同一批次首检合格后,后续批次可凭单证验核通关,现场查验减少70%。
3.绿色通道:
云南至泰国水果实行“一次查验、两地互认”,通关时间从3天缩短至0.5小时。
03检验检疫标准
1.国家标准(GB):
严格执行微生物、农残、添加剂等限量要求;
2.最新动态:
2025年9月起实施33项兽药残留检测新国标,覆盖水产品、蜂产品等空白领域;海关总署发布64项新行业标准,更新食品接触材料、添加剂检测等方法。
三、合规责任要求
01境外生产企业要求
1.注册管理:必须获得GACC注册,并承诺符合中国标准;
2.体系合规:需建立HACCP/GMP等质量体系,接受中方评估或视频检查;
3.标签标识:输华肉类、水产品需标注生产企业注册编号、目的地(中国)等。
02境内食品进口商责任
1.备案与审核:需向海关备案,并建立境外供应商审核制度;
2.溯源管理:完整记录进口与销售信息,保存期限不少于保质期后6个月;
3.不合格处理:对问题食品主动召回或销毁,并报告海关。
03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监管
1.平台责任: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,审查许可证等;
2.清单管理:建立“正面清单”管理制度,暂停进口疫区食品;
3.便利化措施:按个人自用品进境物品监管,简化通关流程。
无论是传统贸易还是跨境电商,唯有精准理解政策,严格执行,才能在全球食品贸易中行稳致远。昶东公司提供政策咨询、合规辅导等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,助力合规企业高效通关,抢占市场先机。
版权所有 ©2018珠海珠澳跨境工业区昶东仓储有限公司
粤ICP备10024348号-1